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,梅子黄时雨:带你领略古诗词里的“博喻”
2024-11-02
王柯烟草考试

贺铸是宋代有名的词人,他有一个外号叫“贺梅子”,为什么有这个外号?
是因为他和“梅子”有什么不解情缘,还是善于种梅?都不是,而是“梅子”这一意象曾在他的笔下“生花”。
贺方回尝作《青玉案》,有“梅子黄时雨”之句,人皆服其工,士大夫谓之“贺梅子”。
贺方回也即贺铸,他的《青玉案》原词如下,大家先作欣赏:
凌波不过横塘路。但目送、芳尘去。锦瑟华年谁与度。月桥花院,琐窗朱户。只有春知处。
飞云冉冉蘅皋暮。彩笔新题断肠句。若问闲情都几许。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。梅子黄时雨。
这首词有三句运用一系列的比喻,将抽象的、难以捉摸的“闲愁”写得十分具体生动。沈际飞曾在《草堂诗余正集》点评道:“叠写三句闲愁,真绝唱!”
当然,这里的妙处不仅是“梅子黄时雨”一句,因为词中的一问三叠答已组合成一个完整的、不可分割的意象群,而且富于独创性。古人描写闲愁的名句很多,比如“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”,但这样巧妙地运用博喻的,还没有先例。
今天,就由小编老师带你说道说道古诗词里的“博喻”。
一、什么是“博喻”?
在正式进入“博喻”之前,先复习一下“比喻”的构成:

比喻由本体、喻体、喻词和喻解构成。
博喻,又名“复喻”,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,又叫“连比”,有的老师教学时为了方便会将其看作是“比喻+排比”,虽然这个说法不是很规范,但有其道理。比如我们学过的:
雨是最寻常的,一下就是三两天。可别恼。看,像牛毛,像花针,像细丝,密密地斜织着,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。(朱自清《春》)
“像牛毛,像花针,像细丝”形式上就构成了排比。
如果认准备考,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烟草招聘考试资料!
部分学员成绩











学员评价






推荐阅读:
- 上一篇:移栽后烟草不长、黄叶?数据给您答案
- 下一篇:烟草病害的识别与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