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年从本科应届生升为副科干部,优秀的人是如何准备公考的?

通读全文,只需花费2分30秒
昨天和大家分享了一线多途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性
今天我们也有幸邀请到了17年砺行上岸的学姐
让我们一起看看
关于一线多途高质量就业,她是怎么说的吧
17年砺行上岸老学员
一线多途高质量就业之旅:
2016年11月,参加国考,报考某县国税局,报考比例约1:150,综合成绩岗位第1、面试87.5分全场第1,最终放弃政审。
2016年12月,参加浙江省烟草公司招考,报考某县烟草局,报考比例约1:80,综合成绩岗位第1、面试86分全场第1,最终放弃体检。
2016年12月,参加某地市教育局教师招聘,报考初中老师,报考比例约1:30,综合成绩岗位第1,最终毁约。
2017年3月,参加江苏省考,报考某地市纪委,报考比例约1:120,进面,放弃面试资格。
2017年4月,参加浙江省考,报考某县建设局,报考比例约1:60,综合成绩岗位第1、面试88分全市第1,上岸。
2017年6月,毕业,获本校保研资格,获评校优秀毕业生称号,放弃保研。
2020年3月,参加某县委宣传部内部遴选考试,报考比例约1:60,笔试岗位第1、面试89分全场第1,因年限不足放弃岗位调动。
2020年8月,获某县委办调任资格,主动放弃。
2020年8月,参加某区委办遴选考试,报考比例约1:100,笔试岗位第1、面试90.5分全场第1,成功调入。
2021年4月,参加某地市府办遴选考试,报考比例约1:250(考生多为各单位领导秘书或笔杆子),笔试岗位第1、面试91分全场第1,成功调入。
2021年6月,成为全市最年轻的副科级干部之一,成为地市领导秘书。
(对话)
学姐说:
毕业六年,回望自己的择业就业经历,有过喜悦,有过彷徨,有过风轻云淡,有过自信满满,也有过辗转难眠;考过近十场考试,刷过几万道题目,去过基层一线吃苦,看遍城市的24个小时,也结识了不少人、收获了不少成功。有不少人希望我分享些许经验,终有一个契机,耗费些许时日,说些自己的想法,与其说是一封信,不如说是我多年心路历程的独白,以及考试就业经验的总结。
【一、理性择业】
“内卷”时代当自救
你挤过招聘会吗?我挤过。我参加的是教师专场招聘会,凌晨6点,天还蒙蒙亮的时候,招聘会会场门口已经排了近1公里长的队伍。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摊位,围满了拿着各种证书的应届毕业生们,往往一岗难求,我们在穿着学士服、领着毕业证、喊着“我们毕业啦”的时候,也要意识到,毕业是一段青春的结束,也是大部分同学正式踏入社会的开始,找工作便是首要大事。
从就业形势看
第一,“应届生”求职屡增。以21年为例,大学应届毕业生达909万人,同比增长35万人。此外,受疫情防控常态化影响,留学生回国求职人数比去年猛增58.19%;考研成绩公布后,求职人数同比增长了143.1%;往届毕业生堆积如山,许多毕业生“高不成低不就”。
如果认准备考,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烟草招聘考试资料!
部分学员成绩











学员评价






推荐阅读: